耀奇范文网 - www.yaoqi.net.cn 2024年05月13日 03:17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设计 >

    七年级数学湘教版教案3篇【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2-05 16:15:07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湘教版教案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数学湘教版教案3篇【优秀范文】

    七年级数学湘教版教案3篇

    七年级数学老师要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人与数学的关系,让数学喷射出缤纷的色彩。七年级数学教案能够提升七年级数学老师的教学质量,对七年级数学老师的工作大有脾益。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七年级数学湘教版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七年级数学湘教版教案篇1

    绝对值

    教学目标 

    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2,学会绝对值的计算,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

    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

    教学难点 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知识重点 绝对值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星期天黄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20千米,到朱家尖,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朱家尖、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①用有理数表示黄老师两次所行的路程;②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如下说明:

    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意义无关,即正负性无关,如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只关心汽车行驶的距离和汽油的价格,而与行驶的方向无关;

    观察并思考: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朱家尖和黄老师家的点,观察图形,说出朱家尖黄老师家与学校的距离.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如下:

    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只与这个点离开原点的长度有关,而与它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无关;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例如,上面的问题中|20|=20,|-10|=10显然,|0|=0 这个例子中,第一问是相反意义的量,用正负数表示,后一问的解答则与符号没有关系,说明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人们只需知道它们的具体数值,而并不关注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为引入绝对值概念做准备.并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因为绝对值概念的几何意义是数形转化的典型模型,学生初次接触较难接受,所以配置此观察与思考,为建立绝对值概念作准备.

    合作交流

    探究规律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并归纳求有理数a的绝对有什么规律?

    -3,5,0,+58,0.6

    要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先求出答案,然后观察原数与它的绝对值这两个数据的特征,并结合相反数的意义,最后总结得出求绝对值法则(见教科书第15页).

    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5页练习.

    其中第1题按法则直接写出答案,是求绝对值的基本训练;第2题是对相反数和绝对值概念进行辨别,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有较高要求,要注意思考的周密性,要让学生体会出不同说法之间的区别. 求一个数的绝时值的法则,可看做是绝对值概念的一个应用,所以安排此例.

    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组织者.本着这个理念,设计这个讨论.

    结合实际发现新知 引导学生看教科书第16页的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把14个气温从低到高排列;

    把这14个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观察并思考:观察这些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并思考它们与温度的高低之间的关系,由此你觉得两个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吗?

    应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14个数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在上面14个数中,选两个数比较,再选两个数试试,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想象练习:想象头脑中有一条数轴,其上有两个点,分别表示数一100和一90,体会这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即它们的绝对值)以及这两个数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图形.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规定都来源于生活,每一种规定都有它的合理性

    数在大小比较法则第2点学生较难掌握,要从绝对值的意义和数轴上的数左小右大这方面结合起来来了解,所以配置想象练习 ,加强数与形的想象。

    课堂练习 例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教科书第17页例)

    比较大小的过程要紧扣法则进行,注意书写格式

    练习:第18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怎样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怎样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本课作业 1, 必做题:教产书第19页习题1,2,第4,5,6,10

    2, 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情景的创设出于如下考虑:①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这些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获得数学体验,不仅加深对绝对值的理解,更感受到学习绝对值概念的必要性和激发学习的兴趣.②教材中数的绝对值概念是根据几何意义来定义的(其本质是将数转化为形来解释,是难点),然后通过练习归纳出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的规律,如果直接给出绝对值的概念,灌输知识的味道很浓,且太抽象,学生不易接受.

    2, 一个数绝对值的法则,实际上是绝对值概念的直接应用,也体现着分类的数学思想,所以直接通过例1归纳得出,显得非常紧凑,是教学重点;从知识的发展和学生的能力培养角度来看,教师应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做好教学的组织和引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3,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是大小规定的直接归纳,其中第(2)条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要结合绝对值的意义和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帮助学生建立“数轴上越左边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越大,所以表示的数越小”这个数形结合的模型.为此设置了想象练习.

    4,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绝对值的概念和数的绝对值的求法、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教学内容很多,学生接受起来可能会有困难,建议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移到下节课教学。

    七年级数学湘教版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学习重点: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学习难点: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一、学习过程:预习提问

    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相交外,还有哪些呢?

    (一)画平行线

    1、 工具:直尺、三角板

    2、 方法: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3、请你根据此方法练习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

    (二)平行公理及推论

    1、思考:上图中,①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 条;

    ②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 条;

    ③你画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

    ②探索:如图,P是直线AB外一点,CD与EF相交于P.若CD与AB平行,则EF与AB平行吗?为什么?

    二、自我检测:(一)选择题:

    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因为a//d, b//c,所以c//d B、因为a//c, b//d,所以c//d

    C、因为a//b, a//c,所以b//c D、因为a//b, d//c,所以a//c

    2.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L平行的直线有 条,而经过L外一点,与已知直线L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 条。

    2、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1与L2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1)L1与L2 没有公共点,则 L1与L2 ;

    (2)L1与L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1与L2 ;

    (3)L1与L2有两个公共点,则L1与L2 。

    3、在同一平面内,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是 。

    4、平面内有a 、b、c三条直线,则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个。

    三、CD⊥AB于D,E是BC上一点,EF⊥AB于F,∠1=∠2.试说明∠BDG+∠B=180°.

    七年级数学湘教版教案篇3

    列代数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了解代数式概念的基础上,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2.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列代数式.

    难点:弄清楚语句中各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投影)

    (1)乙数比x大5;(x+5)

    (2)乙数比x的2倍小3;(2x-3)

    (3)乙数比x的倒数小7;( -7)

    (4)乙数比x大16%((1+16%)x)

    (应用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解答本题)

    2在代数里,我们经常需要把用数字或字母叙述的一句话或一些计算关系式,列成代数式,正如上面的练习中的问题一样,这一点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在代数式里也常常需要把用文字叙述的一句话或计算关系式(即日常生活语言)列成代数式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例1 用代数式表示乙数:

    (1)乙数比甲数大5; (2)乙数比甲数的2倍小3;

    (3)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7; (4)乙数比甲数大16%

    分析:要确定的乙数,既然要与甲数做比较,那么就只有明确甲数是什么之后,才能确定乙数,因此写代数式以前需要把甲数具体设出来,才能解决欲求的乙数。

    解:设甲数为x,则乙数的代数式为

    (1)x+5 (2)2x-3; (3) -7; (4)(1+16%)x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最后,教师需指出:第4小题的答案也可写成x+16%x

    例2 用代数式表示:

    (1)甲乙两数和的2倍;

    (2)甲数的 与乙数的 的差;

    (3)甲乙两数的平方和;

    (4)甲乙两数的和与甲乙两数的差的积;

    (5)乙甲两数之和与乙甲两数的差的积

    分析:本题应首先把甲乙两数具体设出来,然后依条件写出代数式

    解:设甲数为a,乙数为b,则

    (1)2(a+b); (2) a- b; (3)a2+b2;

    (4)(a+b)(a-b); (5)(a+b)(b-a)或(b+a)(b-a)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此时,教师指出:a与b的和,以及b与a的和都是指(a+b),这是因为加法有交换律但a与b的差指的是(a-b),而b与a的差指的是(b-a)两者明显不同,这就是说,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句子里应特别注意其运算顺序

    例3 用代数式表示:

    (1)被3整除得n的数;

    (2)被5除商m余2的数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以下问题:

    (1)被3整除得2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3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n的数如何表示?

    (2)被5除商1余2的数是几?如何表示这个数?商2余2的数呢?商m余2的数呢?

    解:(1)3n; (2)5m+2

    (这个例子直接为以后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任意一个偶数或奇数做准备)

    例4 设字母a表示一个数,用代数式表示:

    (1)这个数与5的和的3倍;(2)这个数与1的差的 ;

    (3)这个数的5倍与7的和的一半;(4)这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 的和

    分析:启发学生,做分析练习如第1小题可分解为“a与5的和”与“和的3倍”,先将“a与5的和”例成代数式“a+5”再将“和的3倍”列成代数式“3(a+5)”

    解:(1)3(a+5); (2) (a-1); (3) (5a+7); (4) a2+ a

    (通过本例的讲解,应使学生逐步掌握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为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 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m,用代数式表示:

    (1)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数比座位的行数多6,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2)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每行座位数的 ,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如下问题:

    (1)教室里有6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2)教室里有m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3)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结果,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总座位数=每行的座位数×行数)

    解:(1)m(m+6)个; (2)( m)m个

    三、课堂练习

    1设甲数为x,乙数为y,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 的和; (2)甲数的 与乙数的3倍的差;

    (3)甲乙两数之积与甲乙两数之和的差;(4)甲乙的差除以甲乙两数的积的商

    2用代数式表示:

    (1)比a与b的和小3的数; (2)比a与b的差的一半大1的数;

    (3)比a除以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4)比a除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3用代数式表示:

    (1)与a-1的和是25的数; (2)与2b+1的积是9的数;

    (3)与2x2的差是x的数; (4)除以(y+3)的商是y的数

    〔(1)25-(a-1); (2) ; (3)2x2+2; (4)y(y+3)〕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请学生回答:

    1怎样列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

    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对于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应按下述规律列代数式:

    (1)列代数式,要以不改变原题叙述的数量关系为准(代数式的形式不);

    (2)要善于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

    (3)把用日常生活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是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要求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

    五、作业

    1用代数式表示:

    (1)体校里男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0%,女生人数是a,学生总数是多少?

    (2)体校里男生人数是x,女生人数是y,教练人数与学生人数之比是1∶10,教练人数是多?

    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一边是a厘米,

    求:(1)这个长方形另一边的长;(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学法探究

    已知圆环内直径为acm,外直径为bcm,将100个这样的圆环一个接着一个环套环地连成一条锁链,那么这条锁链拉直后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先深入研究一下比较简单的情形,比如三个圆环接在一起的情形,看 有没有规律.

    当圆环为三个的时候,如图:

    此时链长为,这个结论可以继续推广到四个环、五个环、…直至100个环,答案不难得到:

    解:

    =99a+b(cm)

    相关文章:

    Top